“保溫杯+枸杞是變老的標配”?
“脫發(fā)竟成為第一人生危機”?
關于“油膩”和“番茄炒蛋”也有一萬種觀點
如何從內(nèi)容速朽、雞湯花樣翻新的世界安全脫身?
我們找到了幾個通往美好真實世界的安全出口
帶你找尋藝術的生活,感受生活的藝術

EXIT
安全出口之1:重返童年
儀式感是美好生活的捷徑
有人說,小孩子是每個大人恢復好奇和想象力的靈藥,那么這一次就以小孩子的視角看世界,和他們一起重返童年。

沃爾沃親子專場音樂會《放屁大象吹低音號》在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(jié)期間傾情上演,在這個關于音樂、友情和環(huán)境保護的故事里,演員們把小動物演繹得活靈活現(xiàn),也讓小孩子輕松了解樂器的音色和特點。大人們樂于和小孩子一起延長童年,而這一場場演出,也為小孩子成長的過程,帶來不可或缺的儀式感。而這種生活藝術的儀式感,更是藝術帶給生活的溫度。

童話《小王子》中,有這樣的對白。
小王子問:“儀式是什么?”狐貍說:“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,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?!?/p>
不必華麗,也無需刻意,當有意識地感受、珍惜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時刻,儀式感就已經(jīng)呈現(xiàn),而對長期參與彼此人生的家庭成員來說,儀式感是經(jīng)營美好生活的藝術手法之一,這就是陪伴的藝術。
EXIT
安全出口之2:鬧中取“境”
眼前的生活未必茍且
在高效率、快節(jié)奏的世界里,我們常常倉促而忙亂。在點個外賣、刷刷手機中對付過去。即便是閱讀,手機嵌入生活,獲取碎片化信息,移動端在某種程度上瓦解知識的系統(tǒng)性,也在瓦解深度閱讀的趣味。

行色匆匆,往往眼中藏不住風景。將注意力放在“過程的體驗”,認真活在當下,讓生活慢一些、莊重一些,在繁華不休的時代也能隨時發(fā)現(xiàn)生活的美好,就能和藝術家一樣,抵達藝術生活的至高境界。
EXIT
安全出口之3:活成藝術
讓心中住進一位“工匠”
藝術的魔力,在于讓你隨時從日常瑣事中抽離出來,感知美好,而活成藝術的人,往往以沉潛之心探尋自我內(nèi)心深處的渴望,對熱愛的事情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,他們是生活藝術家。
本屆藝術節(jié)伊扎克·帕爾曼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將重磅上演,帕爾曼這個名字你或許陌生,但他獲得奧斯卡獎的《辛德勒的名單》影片中的音樂獨奏,你必定難忘。他演繹能夠感動自己的音樂,每場演出,總有遍布全球的粉絲慕名而來,一票難求。

沃爾沃的藝術也在于探享生活的藝術,尋求品味和品質(zhì)的提升;在于探尋生活藝術的儀式感,并超越儀式感,回歸初心;在于享受每一次孩子的歡笑,感受生活每一絲溫存,并為生活帶來溫度。而我們與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(jié)聯(lián)手,便是為了將生活的藝術之美呈于你的眼前。

你是否也對生活的藝術深有感觸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