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周
小編已經(jīng)感受到來自天氣的深深惡意
冷哭?。?!

不過,小編覺得
現(xiàn)在的冬天冷不過從前!??!
回憶里的冬天是真冷!
那些年,河北人的冬天是這樣的

那時候,沒有私家車里的暖風,一家三口,一輛大28自行車,頂著小雪,一路上有說有笑……

那時候,最擋風的是老爸的后背,而現(xiàn)在,老爸的背越來越彎了。

那時候,下一場雪,馬路上的冰雪一時半會兒化不開。騎自行車就成了技術活兒,動不動就摔跤!

趕上重量級大雪,連車都不能騎了,只能推著走!

那時候,紅綠燈沒有拍照,警察叔叔還站在馬路中間的圓形指揮臺上!無論刮風下雪,都得堅持住!

那時候,雪真多,一冬天都是雪?!跋卵┚褪敲睢?,一下雪,就要去掃雪。大伙拿著鐵鍬,掃著掃著就玩起來,往對方身上潑雪!

那時候,雪真大,不像現(xiàn)在的雪那么少。下雪就像放了假,下雪之后就能打雪仗、堆雪人啦!

那時候,在外面玩是不考慮溫度的。

哪怕凍得鼻涕橫流,隨便用袖子一抹,一旦河面結冰,可玩兒的東西還是多了去了。

那時候,河北小孩人人都會“打出溜滑”。就比誰滑得遠,你是站著滑,坐著滑都行,滑之前你還可以來段助跑。

那時候,這樣一雙暗黑色條絨棉鞋就是潮人的標志,底子和面兒都很厚,里面融呼呼的,但是鞋底不怎么防滑,最適合打冰出溜的時候穿。這雙鞋給人們留下了溫暖而又苦澀的記憶。

那時候,在冰上雪上鬧,全靠這副棉手套,是媽媽一針一線縫的。不帶的時候繩子跨在脖子上,攜帶方便,還能頂住咬手的風。

那時候,我們還有奶奶做的大棉襖、二棉褲,還有腰帶和背帶,上廁所可費勁了!到了現(xiàn)在,多想再穿穿奶奶給做的大棉襖。

那時候,沒有淘寶,七大姑八大姨經(jīng)常湊在一起織毛衣,各種花樣、各種顏色,穿在身上特有自豪感!自己還想著長大了一定要學。

那時候,冬天洗了衣服都掛在室外,褲子放在外面會成精,凍硬了都能自己站起來。

那時候,院子總有一群放寒假的熊孩子。不下雪的時候,就扯下房前屋后的白菜葉,互扔,直到被大人喝止!

那時候,一到冬天,河北人就去買白菜,白菜是冬天的“當家菜”, 照河北人的話說,冬天有了白菜心里踏實。

那時候,最愿意幫大人搬白菜,哪怕只能搬動幾棵,也覺得自己為家里出了份力,甭提多自豪了?,F(xiàn)在能給家里干的事兒多了,回家的時候卻越來越少了。

那時候,大白菜一吃就是一冬!大白菜燉豆腐、燉肉、炒白菜、熬白菜!這一波大白菜能吃到夏天!

那時候,零食少,但都特別香甜。大街上沒有雞蛋餅手抓餅烤冷面,只有烤紅薯!

烤好的紅薯既好吃又能暖手,而且都能烤出糖來!

一只鐵皮桶,一爐炭火,聞到烤紅薯的味就走不動路。

那時候,最好吃的就是凍柿子!凍到只剩一包水,用勺子盛食,那個甜勁兒,才叫“喝了蜜”。

那時候,糖葫蘆還沒有現(xiàn)在這么多花樣,就是紅彤彤的山楂裹著又薄又亮的糖漿。

站在雪地里“咔嚓”咬一口,特別脆!

那時候,唯一的膨化食品就是老式爆米花,離老遠就能聽見崩爆米花的動靜。一袋爆米花能吃好幾天!

那時候,我們蓋得都是自家彈的棉被,最流行的是鳳穿牡丹的被面。

或者是這種國民花色的大被,這花紋簡直是那個時代的爆款,小編現(xiàn)在家里還有一款那樣的棉被!

那時候,房子是國家的,不用自己交暖氣費,小鍋爐燒得賊暖和!

那時候,人們的取暖神器是——洋爐子、蜂窩煤,煙囪下方也總有一坨凍得黃黃的冰。

那時候,孩子早上起來不盯著IPAD和電視,窗戶玻璃上有好看的冰花。

那時候,最大的消遣就是休息時去職工浴池,幾個人共用一個淋浴噴頭!

現(xiàn)在想想,
那時候的冬天還真是讓人有“凍哭”的感覺

那時候,冬天路滑上班特別不容易,
但也沒覺得多辛苦。
那時候,生活沒啥多余的娛樂項目,
但空氣是清新的。

那時候,我們沒錢沒車沒wifi
那時候,我們沒手機找人不容易,
但見了面,笑容都是真心的。